?

咬定青山不放松

——贵州威宁抓党建促脱贫见闻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 房立俊


  锅里不愁没米,冬天不怕缺衣的日子,60岁的陈卫秀从来没敢想。

  “以前,我一个人管四张嘴,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上。2016年后,村里有了合作社,我每天在家门口打工,1年能有1万多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在贵州威宁县雄山街道白岩社区蔬菜基地,细雨中,陈卫秀一手撑伞,一手拔出个大萝卜,“只要身体爽快,我年年都要跟合作社干。”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威宁县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尝到了脱贫增收的“甜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威宁更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近年来,威宁大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着力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兴产业,抓基层、打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向最硬的脱贫战场发起最强总攻。2014年,全县贫困人口30.64万人,如今已减少到3.8万余人。


强将出征 4000名驻村干部扎根乌蒙深处

“不破楼兰誓不还”

?

  从贵州毕节西行,穿过一个接一个的隧道,眼前的山路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驱车两个小时后,来到了地处乌蒙山腹地的威宁县。刚出夏,这里秋雨阵阵,连绵青山在层层白雾中或隐或现。

  威宁县金钟镇明星村,地处云贵交界,山岭阻隔,土地贫瘠。过去,这里的村民喝的是“望天水”,吃的是“靠天粮”。如今,条条硬化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抬眼望去,牛羊满坡;远眺山岚,树木葱郁,昔日贫困的明星村换上了“林茂业丰”的新装。

  “多亏了王书记。很多我们搞不定的事情,他出面,就能解决。我们都服他!”提起这几年村子的新变化,明星村村主任杨发忠对县委组织部选派的驻村干部王述崇称赞不已。

  2017年4月,王述崇“撇下”80多岁的母亲,到明星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三年来,王述崇四处找资金、要项目,引水、修路、改电网、养牛羊、种果树……在王述崇的努力下,明星村的脱贫致富路越蹚越宽。

  王述崇只是威宁扶贫战线上的4000多颗螺丝钉之一。

  “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今年3月,威宁县在下派2418名驻村帮扶干部的基础上,县直单位按80%的比例再次选派了1651名结对帮扶干部吃住在村开展帮扶工作。4000多名驻村干部扎根乌蒙山深处,埋头苦干、大显身手。

  观风海镇沙子村的第一书记朱兰军,自己拿出3万多元钱,前后买了两辆“二手车”,走遍了沙子村每个旮旯,累计行程4000多公里。石门乡新合村第一书记浦应明,筹措资金227万元,帮村里发展特色产业,让全村贫困户都有了增收项目……

  关键战役,强将出征,一声动员,“不破楼兰誓不还”!

  为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威宁聚焦物力财力,生活保障、经费保障下沉到村。同时加大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确保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2019年,县委表彰10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0个先进党组织,一线干部和村级党组织占64%。

  与此同时,聚焦135个重点村,全部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和产业发展方案,并对“两委一队三个人”进行研判、动态调整,实现村情实际和干部特长精准配对。

?

“头雁”领航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

  淫雨霏霏,而威宁漫山遍野的蔬菜基地,仍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

  “今年收成不错,市场行情也好。一亩地能种4000多株莲花白。一株莲花白能卖2块钱。”威宁县雄山街道白岩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立军笑脸盈盈地将我们带到蔬菜基地,“我们社区今年3月创立了村集体合作社,由党支部带着贫困户、一般户一起干、一起闯。500多亩流转土地全种上了莲花白、白萝卜,两三个月就能收一茬,现在已经是第二茬了。”

  顺着张立军的目光望去,绿意盎然的萝卜地里,村民们披着雨衣,撑着伞,三五成群正忙着拔萝卜。刚刚破土而出的白萝卜,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争先恐后地抬头接受雨水的浸润。

  群雁高飞头雁领。为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威宁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依托全县40万亩蔬菜基地,探索“社企联合”“社社联合”等组织方式,把产业相近、土地相连、便于管理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合作联社,推动产业规模壮大和效益最大化,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而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初,老百姓并不认可。

  “把土地流转了,我吃什么?”“种了几十年地了,俺不习惯。”“大白菜、白萝卜和莲花白能挣几个钱?”……

  为打消村民顾虑,村干部三天两头往村民家里跑,组织群众会,给村民算经济账,“一亩玉米赚1000多块,但加上种子钱、肥料钱、地膜,样样费用除掉,啥也没落得。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亩土地一年800块流转费,来蔬菜基地打工一天80块,年底还有分红……”

  同时,威宁县抽选225名农业专家深入各村开展技术培训;选派39名技术骨干蹲点500亩坝区和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举办3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培训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850人。

  一时各方力量齐聚,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全县619个村(社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619个。放眼望去,绿水青山里一片生机勃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喜人效益,正在乌蒙大地蔓延开来。

  在驱车前往么站镇平原社区蔬菜基地的蜿蜒小道上,一辆辆满载大白菜、白萝卜的大卡车轰隆隆从我们身旁驶过。“现在销路打开了,种出来还不够卖,天气好时路边停了好多车来采购。”


抱团发展 “三级自治”激活“神经末梢”

齐心移走贫困大山

?

  村民依山伴水而居,居住分散,“支书主任满村跑,大事小事四处找,一年下来老十岁”乡急、村热、组冷、户淡,村子就像一盘散沙,几乎是威宁各地发展农村产业革命遇到的相同阻力,更是乡村治理中的一大痛点。

  如何破解乡村发展与治理难题?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7年,威宁县探索建立“村委会+自管委(合作社)+十户一体”村级“三级自治”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意愿在“十户一体”上征集、产业发展资源在“自管委”上集中、产业发展项目在专业合作组织上捆绑、产业发展规模在村民委员会统筹下壮大。

  “以前我们寨子如果有20户人家喂牛羊,就要有20个人去放牛羊,甚至还有小孩去放牲口,到了晚上如果看到牲口没来,整个寨子的人都要外出寻找。”团结村村民杨光庆坦言,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去放养牲口,压根儿没办法出去务工,日子过得紧巴巴。

  如今,寨子里的421户农户,按照居住相邻、技能相似、发展愿望相同被分成了32个“十户一体”,并选出了32个中心户长,8个自管委主任。乡村管理的神经末梢被打通后,牲口放养问题也迎刃而解。

  村民们一致商议,有牲口的几家人在“十户一体”或“自管委”内抱成一团,制定排班表每天安排两个人集中放养牲口。有读书孩子的几家人,则开始轮流集中接送孩子上下学。农村家庭的“单打独斗”变为“参团作战”,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同样,“三级自治”结出硕果的还有草海镇同心社区。

  “我们社区现在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干部分片、党员分段、家家参与、户户见面’,村子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比起以前容易多了……”提起三级自治带来的变化,同心社区党支部书记卯昌举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随着“三级自治”的深入推进,在威宁,脱贫攻坚乡急、村热、组冷、户淡的情形一去不复返!

?

  抓牛鼻子 “三易扶贫”破解群众生存发展就业难

挪穷窝改穷业奔富路

?

  威宁,地处黔西北乌蒙山腹地,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部分地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为助力贫困群众挪出“穷窝”,近年来,威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6万多名贫困群众告别重重大山,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雄山街道平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自管委主任刘莉松,至今仍记得2018年第一批搬迁群众入住小区的热闹景象。然而,一个月后,来自麻乍镇的赵英明,就拿着钥匙来退房。

  “俺住不习惯,在这个滑石板地,吃口水都要开钱,俺觉得不好讨生活,还是回老家养猪好。”

  “你再稳几天,我们帮你找事情做。你娃儿也快毕业了,到时候也要到威宁买房……”刘莉松一边稳住老乡的情绪,一边给他算经济账,并留下老乡的联系方式,为他找了一个挖天然气管道的工作,一个月3000多元。赵英明媳妇则在天然气公司附近支起了水果摊。

  为破解贫困群众生存难、发展难和就业难“三大难题”,威宁在开发公益岗位、设立扶贫车间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易地搬迁扶贫+易地就业扶贫+易地产业扶贫”的“三易扶贫”,大力抓好以“三白”蔬菜为主的短平快产业,建成易地蔬菜产业40万亩,全县贫困劳动力18.93万人,就业17.65万人,就业率达93.2%。

  “3月春耕那会儿,最多的一天有6000多人在地里干活,热闹得跟赶集一样。”草海镇中海社区党支部书记陶泽虎介绍,村里的5000多亩蔬菜基地,吸纳了附近20多个乡镇的贫困劳动力前来务工。

  为确保务工群众“吃得饱、睡得香、干得好、脱贫快”,易地扶贫产业基地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食宿,同时该县建立5个党群工作站、7个临时党支部,解决务工群众的难事儿琐事儿操心事儿。

  目光所及,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蔬菜基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如星星般点缀其中,勾勒出一幅双手干出好日子的生动图景。

  侧耳倾听,一首动听的歌谣似流水般在群众心中流淌,“产业建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往外走,老人不空巢,儿童不留守,媳妇不会跟着别人走,幸福日子天天有……”

  

原载《中国组织人事报》10月26日一版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