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一番大战、一场大考,同时也是一次大积累、一份大收获。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铜仁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随着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全面打响,困扰黔东人民千百年的绝对贫困也即将成为历史。

消除贫困对铜仁而言并非易事。消除贫困对铜仁而言也并非是最后一件事。因为贫困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让脱贫群众不再返贫,防贫监测预警就变得重要起来……

“田间种苞谷,地里栽红薯,要想吃得饱,全靠天色好。”一句口头禅,是过去黑岩村的真实写照。这个半山腰上的村庄,如今石旮旯间的葡萄、李子等果树长势喜人。

据该村支书罗鹏介绍,黑岩村已于2017年脱贫,作为全县最早开展防贫监测预警的试点,黑岩通过“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监测,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用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的“网格员”责任表,上面标注了村里四类重点人群的状态。

所谓四类重点人群,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过高家庭、因灾突发事故困难家庭、兜底保障户……2019年5月,江口县正式启动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开始了动态保障群众脱贫的防贫预警监测系列试点工作……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近年来,铜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主动着力“无缝”对接了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了铜仁防贫监测预警机制。

在这项工作中,铜仁围绕“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按期脱贫、坚决阻止源头致贫”三大目标任务,把“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帮扶工作”提升为“建立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并在江口县率先开展防贫监测预警试点建设,并在充分完善试点机制后,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防贫监测预警机制的意见》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今年铜仁又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工作方案》。

铜仁防贫监测预警机制的重点就是聚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监测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而异开展精准帮扶,帮助他们挖掉“穷根”、栽下“富苗”。

根据工作机制,铜仁积极围绕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坚决阻止源头致贫“三大目标”,针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有致贫风险的非贫边缘人口,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突发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重点人群纳入监测对象,实现了对全市监测对象精准掌握。

其中,对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以下、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远大于收入等监测对象,采取“群众申请、入户调查、部门比对、村民小组评议、村民代表审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备案”程序进行识别;对因灾、突发大病、突发事故等监测对象,采取简易程序及时纳入予以扶助救助。同时,以村民小组、易地搬迁点楼房为基本网格单元,明确网格员逐户开展走访摸排,定期了解监测对象家庭生活及就医就学情况。

对于通过县、乡、村三级自下而上逐级、逐户进行研判,全面摸清 “四类”重点监测对象底数,建立了监测对象台账。截至10月20日,全市防贫监测对象11574户44326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69%。其中脱贫监测户4393户17484人,边缘户7181户26842人。

积极探索防贫监测预警机制,真正的让人民群众因为机制而获益,就只有将“靶心”瞄准防贫监测上,才能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为此,铜仁按照“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对监测对象落实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每月进行走访对比,定期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常态掌握监测对象生产生活状况。对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及时制定帮扶方案,落实扶助救助措施,开展实时监测,确保不致贫不返贫;对收入远大于支出,返贫风险已消除的,及时列入消除风险对象管理。

而对于录入系统的重点监测对象,铜仁还根据家庭收支、生产生活、因病、因学、因灾等方面情况,按照“返贫致贫临界户”“返贫致贫边缘户”“返贫致贫监测户”进行分类管理,实行红、橙、黄“三类标识”管理,逐户制定防贫方案、提出保障评估报告,形成“一户一报告”,同时,将评估报告录入管理台账,实现了标识清、底数明、措施实,常态化监管。

铜仁还通过建立区县党委、县政府坚持常态化研究推进脱贫工作,每月至少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1次以上,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时,及时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接对帮扶机制,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监测对象由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负责,实时监测家庭状况,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行成了村村有工作队、组组有网格员、户户有帮扶责任人的良好运行机制。

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主发展能力,铜仁建立了科学的保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才能阻断贫困根源。

为了最大化发挥防贫监测预警机制优势,铜仁把现有政策作为防贫的第一重保障。具体来说,我市通过整合产业扶贫、就业培训、创业支持、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政策资源,实行“一增一降一保障”扶持。即:通过产业就业、低保保障等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通过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资助等降低医疗教育刚性支出,保障住房饮水,将扶持政策落实到每一户监测对象。

同时铜仁通过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春晖人士等资源,积极争取慈善基金、公益团体、爱心人士和中国扶贫网等公益力量支持,根据扶持对象因病、因学、因灾所需,有针对性补足政策空白点和破解财政资金投向非贫对象的诸多障碍。

今年印江土家族自治县启动实施“防贫保险”专项扶贫项目。对监测对象因病刚性支出过大、因灾等突发事故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的,建立“防贫保险项目”实施救助保障。县级首期投保资金200万元,保险公司按县投保金额10%增加保额费总量进行赔付保费,同时,对投保金额实行结转滚动使用,独立核算管理。今年以来该县“防贫保险”累计兑付救助保障资金84.3万元。

正是如此,铜仁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防贫救助资金池,重点对大病、大灾等监测对象,通过政策和公益扶持后,依然存在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按照“既不降低扶持标准,也不吊高群众胃口,防止陷入福利陷阱”的要求,及时启动“防贫救助”项目,由县级扶贫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审核把关,按照核查、认定、公示的要求实施救助,使得人民群众最大化的享受到了真切实惠。

为了在行动上精准发力、乘势而上,牢牢掌握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工作主动权,铜仁还建立长效机制,提升造血功能。

我市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和实施方案》和《关于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指导意见》。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方式,以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六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发展优质贡米、珍珠花生、冷水鱼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县一业”,实施产业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增强贫困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铜仁通过创新实施“留雁行动”,积极“寻雁”“育雁”“助雁”“孵雁”“护雁”和“送雁”,让许多原本准备远飞的“大雁”在本地找到了就业岗位,既有效解决了当前群众因疫情“出不去”的现实之困,又着眼长远解决农村产业革命、新型工业化和就地城镇化人才难题,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促进就业创业,实现了“三类重点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户、边缘户)有劳动力家庭1人以上创业就业。

此外,铜仁还通过建立“3 1”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我市坚持在教育保障上实现了人人有学上、费用有保障的目标,在医疗保障上实现了生病不愁医、看病不愁钱的目标,在住房保障上实现了结构安全、功能齐全的目标,在饮水安全上实现了龙头一打开、清水自然来、人人饮上安全水的目标。

下一步,铜仁将继续将防贫监测预警工作动态常态化调度,列入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内容,督促各区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两类风险户”动态管理台账,切实加强对乡(镇)调度,落实针对性预防措施(补短板),加快消除“两类风险户”致贫返贫风险,坚决防止返(致)贫发生,为全国、全省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铜仁力量。(申逸恺)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