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纸短情长!54岁大爷收藏60多公斤火车票 见证中国铁路“跨越” 

  今年初,云南铁路所有客运站实现了电子客票全覆盖,旅客凭身份证就能便捷乘车。这让54岁的孙昆育对铁路事业飞速发展感到自豪,同时心生感慨:收藏火车票30多年,以前一直担心收不全,现在电子客票全覆盖,钟爱的收藏可能要中断。

  孙昆育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他爷爷修过铁路,父亲是铁路维护人员,一家三代人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孙昆育自小对与铁路有关的方方面面饱含感情。

  孙昆育收藏的部分火车票。 

  一张小小的车票既承载了旅客的温情故事,更是一段记忆和凭证,这引起了孙昆育的兴趣。1990年参加工作后,他便开始收藏火车票,昆明各旧货市场频繁见到他的身影,有时为了收到一张绝版票,甚至要跑很多次,花不少钱。

  60多公斤火车票,涵盖了各年代、各类型……提起孙昆育,云南铁路人都称他为火车票“收藏大王”。在一个全国收藏火车票的微信群里,他的“江湖地位”颇高,被称为“收藏奇才”。

  “你说铁路发展到什么阶段,有什么变化,用什么代表呢?我可以用车票来讲述。”提到这个话题,孙昆育能如数家珍地讲上一整天。他家里书房的架子上摆满了一摞摞、一沓沓火车票,见到记者,老孙也毫不“吝啬”,拿出他珍藏的火车票讲起背后的故事。

  孙昆育展示收集到的火车票。 

  “火车票的变化就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缩影和见证,收藏最早的一张车票是1950年的‘手写票’。”孙昆育一边展示车票一边说,收藏车票就是给历史做说明,给时代做记录。

  “手写票”、硬板票、软纸票、磁介质票……最近,他的藏品里又添一张珍贵车票——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当日,首趟C3次列车的纪念票。随着防疫措施优化,中老铁路将适时开行跨境旅客列车。“等到那天,我想自己乘火车到老挝去看看,收藏往返车票。”老孙说。

  孙昆育手持中老铁路首发列车纪念票。 

  “将来某一天,纸质火车票彻底消失了,如何向后人讲述它发展变化的历史呢?”现在每天下班后,孙昆育就钻进书房与票为伴,在网上检索和搜集与火车票相关的资料,问题的答案逐渐在他的脑海里变清晰:退休后出本《火车票鉴赏与收藏指南》,办一个火车票博物馆。

  孙昆育收集整理硬板票。      看着“手写票”上潦草的字迹,站台票上五彩缤纷的图画,硬板票上的细小针孔,磁介质票上的二维码……“中国铁路一直向前发展,纸质票终会被取代,但旅客和铁路之间的故事将会一直延续。”说到这里,老孙古铜色的脸上浮现出笑容,他为这个时代而自豪。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