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县委大院》曹立新和梅晓歌性格不同,风格迥异 但试错的成本都不低 

  现实题材电视剧《县委大院》即将迎来大结局,剧中鲜活再现了县乡两级干部群体,角色呼之欲出。

  特别是剧中的两个性格不同,执政风格迥异的县委书记——曹立新和梅晓歌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

  他们俩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经过基层、机关,又基层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

  无论是在条上还是在块上;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执政理念。

  他们都是从县长转任到县委书记的岗位上的。当县长时务实多。当书记后务虚多。可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书记绝不对单纯地抓党务、管干部,要把所有工作都放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去通盘考虑。

  所以,县委书记担负的职责相对而言要比县长要重,也更全面一些。

  曹立新担任县委书记后,还是没有改掉好大喜功的毛病,喜欢高歌猛进。在推进项目和招商引资上善搞大手笔、大开发、大投入,举全县之力大干快上。

  只顾经济指标而忽略了社情民意,在诸如环保等涉及民生的领域治理。

  剧中,把曹立新的两难心态描写的很真实。如果为了环保而停掉县里的支柱型企业,群众的吃饭问题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停掉,就会影响到环境保护,减排增效将成为一纸空谈。

  有的观众认为,曹立新的为民理念发生了偏差。实则不然,他每时每刻都在考虑是维持住注水的政绩,还是拿出实打实的工作业绩。

  他始终在计算着试错的成本,一直在权衡哪一头的成本更低,想找到一条既能保障民生,又能提振经济的两全之路,想收到降低成本、少走弯路的明显效果。这也是多数基层主官的打法。

  与曹立新的敢想敢干相比,梅晓歌属于稳健型的干部。万事求稳,不贪功冒进。

  不会因一时的经济排名落后,而急功近利的打一场短平快的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开发。

  他大刀阔斧地消除以前县里搞数字政绩的弊端,步步为营,瞄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断地进行试错,在试错中找到科学稳妥的工作路数。

  从他指示关停全县高污染企业的举措上看,他绝不是胆小怕事,求稳怕乱的干部。而是想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着力点,关停高危污染企业就是他撬动全盘工作的杠杆。

  而且,在处理这些关停企业中,势必要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即便工作收到了预期效果,也会得罪一批人,搞不好会影响到自己的运途。

  可以说,一向稳扎稳打的梅晓歌在下一盘大棋,走得每一步都是险棋。

  他的试错成本一点也不比曹立新的低,也许会在来自不同方面的重压之下倒地不起。也许会因此彻底革除各种弊端,带领全县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