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随着一声啼哭,大连市金州区又迎来了一个新生儿,这个孩子被取名为王一梅。

在家人的期待下,她平安健康成长,同大多数东北人一样,她性格爽朗豪迈。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她最终在比赛场上闪闪发光,并在中国女子排球史上留下一系列荣誉,被称为“郎平第二”。

而在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这位“青铜一代”体育女神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一记扣球,深入人心

在父母的督促下,她注重体育,从小接触起游泳跑步等项目运动,身体素质极好。

年仅七岁的小姑娘便进入到了大连体校进行游泳项目的学习,三年后,她转学到辽宁省体校接受游泳教练岳越的专业指导。

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她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并且在游泳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因为继承了父母的优秀身高基因,1999年上初中的王一梅看上去和高中生差不多,周边同学都非常羡慕她的身高。

但是游泳对于身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过高的身高可能会限制她在游泳方面的发展。

对她来说,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限制事业发展的困扰,是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一大很难功课挑战。

辽宁省少年女排队教练宁冬春劝说她转学排球。

一番纠结下,父母遵循王一梅的意愿和教练的参考意见,没有让她继续学习游泳,而是让王一梅从游泳选手转变为一名排球选手。

她的身高非常适合排球,具有天然的打球优势。

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体育方面的天赋,她顺利地接触并习惯了排球项目,一段时间后,她成功上手。

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她便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每天她都坚持不懈地练习很多遍防守发球,扣球等基本动作。

重复再重复,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为她的排球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渐渐她发现自己的臂力非常的好,而且柔韧性不错,自身也得到了高强度的锻炼和高质量的发展,表现越来越好。

游泳更多的是单人作战,排球讲究团队配合,在练习的过程中,她也找到了自己格外有兴趣的板块,便是扣球,在教练的建议下,她逐渐加深自己在扣球方面的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和观察,她对这一招有了更多的了解,由她发出来的扣球也很有爆发力,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优势,队内练习中很少有对手。

在排球组待了半年后,她便从辽宁省少年女排队调整到了辽宁省青年女排队,齐丽霞担任队伍教练一职,训练更加繁重。

后来又以优秀的表现被辽宁省队女排主教练文宏伟看中,进入到了省队。

在这样的职业生涯中,她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教练也感叹她的天赋。

而当她从省队到国家队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在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这场赛事让她正式出名,一举拿下这一届的“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

王一梅有着惊人的弹跳能力和扣杀能力,她能在赛场上发出有巨大爆发力的扣球动作,对手很难阻挡住她的进攻动作,定点拦网能力十分出彩。

此时她的身高已经有一米九左右,体重稳定在92公斤,而且她心态很稳,勇于直前,调整攻是她的绝技。

教练直言:“花再大的本钱,也要将王一梅培养出来。”

在比赛中,她认真对待每一位选手,对每一位选手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爱护,和队友也配合越来越默契,在比赛中也显得很有干劲。

进入国家队之后,她也一如既往保持自己出色的水准,她在训练中全神贯注,在比赛中也毫不保留。

在旁人眼中,这样的实力堪称中国女排黄金一代之后的又一猛将。

女排注重体能训练,湖南郴州苏仙岭爬1800级台阶而且还需要限时,对于王一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她的薄弱环节。

很多次她濒临崩溃,在台阶中途停下了脚步,难以继续,好在队友们一起给她加油打气,坚持了下去。

赛场上她从不缺乏掌声和喝彩声,凡是有她出现的比赛,她常常是得到掌声最多的那名,粉丝亲切地喊她“大梅”。

王一梅在2010年贴吧全球体育明星人气排行榜上,排名第15位。

体育精神,让人动容

“大梅”一词的称呼不只是对她赛场上表现的认可,也是对她在体育上坚韧不拔意志力的鼓励,她的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充满了自信和正能量。

一路走来,她稳扎稳打,训练十分地刻苦,在网传的一张记录她训练画面的图片上,她因为脚踝扭伤只能在垫子上跪立练习。

她一跪就是几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虽然她可以休息,但是她并不愿意放弃任何可以练习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人们为她这份独属于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而感动,佩服她的执着认真,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女神。

作为一名国家队的运动员,她希望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来换取属于自己国家的荣誉。

这是一份承诺,也是一份愿意超越一切困难的坚守,她为自己的梦想而战,也冲着心中的这个方向不断地坚持。

奥运会举办前,她加重了自己的训练难度,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的速度极限。

为此她将训练的突破点放在了自己体重,希望能够减重让起跳更加的轻松。

为此她忍受痛苦,在保持营养的情况下,魔鬼般地减肥,在队友和教练的监督下,她坚持了下来,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水果蔬菜。

好在一切都有了回报,继2006年多哈亚运会夺冠后、在2008年的这场北京奥运会上,她优秀的扣球以及拦网表现帮助队伍接连拿下6分

女排也反败为胜,战胜日本队,获得了铜牌成绩,成员们喜极而泣,拥抱在了一起。

后来她又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夺下了冠军,这时她已经成长为队伍里的队长,她有太多高光亮眼的时刻。

女排的攻击线也因为她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女排的低谷期,这样的表现无疑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事业波折,转职发展

但是事业也没有一直顺利下去,在她经历了黄金期之后,她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此时的她身上有很多因练习以及参加比赛留下的职业病,比如伤痛。

而团队中也因为队内换帅以及团队改变战术策略等问题而影响到了整个队伍。

2011年的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成为了该阶段最后的闪亮时刻,可这也是她最为高光的时刻。

这场赛事中,女排先是失掉两分,随之追平,日本队员木村纱织在进行队伍防守的时候,倒在了王一梅的一记扣杀中,令人目瞪口呆。

这记在赛后测出数据为3米19的扣球高度和3米07的拦网数据奠定下了她赛场上最佳主攻手的地位,女排一鼓作气赢得了比赛。

可是这样的辉煌过后,两年后郎平接手国家队后,她却被郎平弃用,落选了国家队,这也成为她身体素质和能力下降的一个信号。

同时她在赛场上容易出现的失误问题也变得多了起来。

她不能保持稳定的水准发挥大力跳发球和移动拦网的能力,在防守以及小球串联方面需要加强。

但她没有因此灰心,而是转变了思路,继续在这项自己热爱的运动上发展下去。

此后,在媒体上能看到她前往土耳其伊萨奇巴希队地区或者是特拉布宗体育队参加比赛的消息。

陈忠和也在福建等到了自己这个出色的弟子过来打球,周转了很多地方参加比赛的王一梅考虑了很久,最终接受了辽宁队的邀请,成为替补选手。

但是在全国女排甲级联赛期间,王一梅救球失误,赛后和教练发生言语冲突,这段影像也让许多粉丝同情她的遭遇。

一直到2017年,王一梅都没能实现自己重返国家队的心愿,随着年龄渐大,她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同年,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发出了一篇公告,表示正式和辽宁华君女排俱乐部合作,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全权负责俱乐部搭建俱乐部成员的训练和比赛相关内容

而在这场活动上,人们也看到了作为运动员代表出席会议的王一梅,这让球迷们感到非常欣喜。

此前的慌乱和担心都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期待还能在排球场上看到王一梅的身影。

以后王一梅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她仍旧低调沉稳,偶尔在辽宁街上逛街的球友能够在一些场所遇到她。

自2017年退役后,球迷们很是想念她,2022年10月份,她出席了前队友李曼的结婚仪式,受到了人们的热烈关注。

此时的她虽然和以前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梳起了短发,穿着西装,但仍旧利落清爽,颜值逆天堪比整容。

当然,这也与她对自己的严格管理有关,只要坚持运动和自律,不仅能保持青春靓丽的身材,还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退役后她也没松懈训练。

人们记得她在赛场上取得的那些优异成绩,也祝福她退役后在俱乐部管理中越来越好。

她的专业能力无疑能让俱乐部有着不错的前景,球迷们也期待在她带领下出现不错的成员。

分享生活,祝福期待

作为俱乐部管理员身份的王一梅也少不了为单位进行宣传推广。

她也在社交平台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账号,分享排球相关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让那些喜欢她的粉丝知道她的近况。

这成了王一梅和粉丝交流的一个渠道,能看到她的状态还是不错的,偶尔她会和朋友出去旅行,吃自己喜欢的美食,记录下自己和好友的自拍画面。

此时她在俱乐部也从经理身份升为法人代表、执行董事。

有不少网友在底下给她留言互动,退出赛场的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放松自己的身心。

2022—2023年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中,她受邀和其他排球运动员出席咪咕视频节目,担任解说员一职。

他们会对赛程进行传播讲解,让观众更加地了解视频的内容和排球知识。

这么多年的运动员生涯,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赛场上的“重炮”,“王一梅”一词不单单是一个普通运动员的身份,更是和女排精神联系在一起的“符号象征”。

人们尊敬她,崇拜她,也怀念她,成就一份信仰,她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展现了中国女排的时代,鼓励着球迷,给其他人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当王一梅和朱婷见面并进行击掌鼓劲交流的时候,这个画面被在场的球迷拍摄下来,并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引来了很多人的点赞。

可见大家对她的喜爱和支持,在国人的心目中,中国女排永远是他们的骄傲。

王一梅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洋溢着一股轻松和活力,这也让粉丝们对她的未来职业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中国所有的队伍中,辽宁女子排球队凭借着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成绩,一直有着不错的地位,被誉为“辽宁铁军”。

所有人都期待,在王一梅的带领下能让球队的发展有所提升,良性发展。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中国排球队由这些表现出色的运动员组成,他们的付出不容忽视,值得让所有人记住。

这种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完-

编辑 | 张啊张、书书

文 | 熊嫦琳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