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来越近了,关于经典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消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十的晚上,大家都在看春晚。”每当大家提起春节,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春晚吧?每当提起春晚,想必那些精彩的节目还记忆犹新吧?

但是现在的春晚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甚至许多人已经开始逐渐选择性遗忘或者直接忽略了春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这里简单分析一下您就明白了。

春晚的40年

其实春晚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春晚这个词来源于“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现在已经是第40个年头了。

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所以只能选择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好吃的,才能观看一些娱乐节目。

1983年,央视第一次举办春晚,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春晚的第一次成功举办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要看“联欢晚会”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一个共同愿望。

央视春晚有过无数辉煌时刻,也遇到过批评和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和难忘回忆。央视春晚陪伴电视机前的无数个家庭走过了多年的历程,而观众也见证了春晚的成长与变化 。(南京日报评)

央视春晚为什么会“不好看”

①晚会内容过度的单一化、商业化

四十年的历程,增加的不仅仅是经验,还有固化下的一套规范。现在说起春晚,甚至很多人都能直接猜出大概的节目安排,节目内容。

再者,现在上春晚成为一种资历,上过春晚和没上过春晚的表演者身价截然不同,这就使得春晚越来越商品化。

②晚会的质量下降,不断抛弃艺术家而选择“流量明星”

陈佩斯、朱时茂、牛群、冯巩、赵本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他们的小品也成为春晚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春晚不可不看的必备节目。

然而当他们逐渐退下去后,春晚为了所谓的“与时俱进”和高收视率开始引进一些流量明星,但是抛弃传统路线的战略却起到反作用。虽然收视率因为一些明星的粉丝入驻而有所提高,但是更多观众直言“失去了那种感觉,像是在看综艺节目一样。”

③节目主题禁锢,再也找不到好的“包袱”

随着春晚的完善,内部逐渐固化,一切都要按“路线”走。比如说内容一定要是好的、赞扬的,即使是单纯批判社会现象的小品,最后一定要升华、要感动,但是最终感化得了谁、教育得了谁呢?

观众们为什么越来越没兴趣看春晚

①网络平台抢走了观众的焦点

手机占据了所有人的双手,网络牵制了所有人的目光,实话实说,网络上的内容远比现实精彩且更容易获取,因此,更多人愿意把短暂的时间花在这些碎片化的内容里,而不是一个数小时的晚会节目。

②观众们认为观看春晚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乐趣了

以前过年,都是一片喜气洋洋,家人朋友团聚在一起,随着烟花爆竹的绽放,看着春晚度过新年倒计时。

现在呢,团聚还有多少人,烟花爆竹也不见了,特别是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消失了,自己干巴巴地看着春晚吗?

③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时间限制太严重

工作要求对每个人都在收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特别这几年疫情冲击造成的风气,越来越多人选择就地过年,越来越多人因为工作没法回家。这样下去,过年团圆的传统都会慢慢流失,更何况一个可有可无的晚会呢?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在退步

春晚,作为一种文化,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像是一种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年的记忆。但现在的春晚却成了一件“商业节目”,许多人也开始慢慢地开始排斥它,因为它不再代表着中国的文化,而是代表了商业价值。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当春晚不能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时,我们便会开始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来消遣时间,所以我们会选择在网上看一些视频打发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观看完春晚之后,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都被打乱了,甚至会有一种“我也不想看春晚,我就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感觉。

因为现在的我们,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年代。

现在的我们,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很多外面的世界。

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春晚这个节目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忙。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可以退步。

春晚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形式,不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抛弃,与时俱进,我只能这样说。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会继续看到春晚的身影。

#冬日生活打卡季#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