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亚洲球队再一次集体无缘八强,令不少球迷深感遗憾。当然,对国足球迷来说,这算不得什么,更大的遗憾,他们经历过许多。

虽然国足没到卡塔尔,但在本届世界杯,中国元素遍布卡塔尔。用网友们的话说,「本届世界杯,除了中国足球队没到,其他的中国队伍都到了。」

在基建方面,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球场,是中国企业承建的。另一个拥有新颖结构和环保理念的「974球场」,也有中国团队参与。该球场使用了974个集装箱,模块式拼接而成。在16强比赛结束后,974球场完成了它的所有任务,开始拆除。可供住宿的「自由区球迷村」也出自中国之手,主要来自广东和浙江的企业提供了超过1万套集装箱式房屋。

基建以外,从足球、摆件、贴纸,到手拍器、喇叭、哨子……本届世界杯的周边产品中,也处处是中国厂商的身影。前一段时间,「义乌厂家50天赶工10万个足球」的话题就曾冲上热搜。据相关机构估计,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的市场份额中,义乌制造占到了70%。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不仅为此次世界杯提供了大多数的周边产品,也在其它诸多场合,将各种品类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今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大量英国民众涌上伦敦街头,他们手持英国国旗,或者印有女王头像的旗帜,悼念女王。

据媒体报道,在女王去世两小时后,浙江一家厂商就接到了来自英国的订单。除了英国国旗,印有伊丽莎白二世照片的手机、电脑贴纸、手摇旗、挂旗、串旗,女王形象的手办,挂件,徽章和钥匙扣……销量同样激增。这些小商品立即从浙江的厂家生产出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漂洋过海,抵达英国。

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美国各民调机构和专业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希拉里将赢得总统。可最终,特朗普爆冷胜出。就在学者、媒体和民调机构们对着大选结果面面相觑时,在遥远的东方,义乌市场里的老板们信誓旦旦地称,他们早已料到特朗普的胜利。

《纽约时报》曾报道过义乌一家棒球帽工厂的老板。这位老板表示,2016年美国大选活动的最后几周,印有希拉里头像的帽子和其他活动用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而支持特朗普的订单后来居上,这反映出了特朗普支持率在大选后期不断上升。

由此,「义乌指数」一战成名。网友们纷纷表示,「天下事,义乌知」,凡事「先别慌,看看义乌老板怎么说」。

不仅「世界大事看义乌」,在欧美许多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义乌的小商品。举个例子来说,离开了义乌,他们连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都过不好。

央视曾经报道,义乌有600多个圣诞产品加工厂,拥有超过500个圣诞产品商家。从人造圣诞树、小饰品、仿真雪、圣诞老人帽,到LED驯鹿……全世界的圣诞商品有中,80%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份额里80%是义乌制造的。《华盛顿邮报》曾表示,全球的圣诞节都离不开义乌。

义乌,一个位于浙江省中部的县级市,为何能成为全球小商品供应中心?

这还得从40年前的1982年说起。那时候,义乌还是一个贫困县。穷则思变。大约在1970年代末,一度在义乌绝迹的「货郎担」重出江湖,他们挑着塑料玩具、装饰品、打火机、帽子、手提袋等小商品,沿街叫卖,或者以竹篮、箩筐、塑料布、旅行袋为工具,装载着小商品,随地设摊。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直到1982年9月,在传奇人物,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支持下,义乌小商品市场成立。自此,义乌人走上了依靠小商品发财致富的道路。

由于当地政府的全方位支持,义乌独特的区位优势(义乌位于南北相望的浙江中部,当时浙江最重要的铁路动脉浙赣铁路纵贯其间),以及义乌人数百年的经商传统,40年来,义乌人将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开到了全世界。

数据显示,义乌链接着全国217万家中小微企业,直接、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500万个。

近年来,义乌着力打造货物快速、高效、便宜的大流通,为小商品的集散、流通,创造了无比便捷的条件。可以说,当下在国内要既便宜又便捷地将小商品拼柜运往海外,没有一个地方比义乌更具备优势了。

在义乌这40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人从小商品、摆地摊做起,从小微企业出发,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实现了人生梦想。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浙江女首富」周晓光和「吸管大王」楼仲平。

周晓光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少年时家庭贫困。16岁那年,她便挑着木箱,走出诸暨的大山,开始了长达7年的流动小贩生涯。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虞云新。两人结婚后,拿出1.5万元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

他们把从北上广等地批发来的配件进行装配,做成戒指、耳环、胸针、头饰等。一年365天,有300天要加班到凌晨。

勤劳致富。渐渐地,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一个叫「事业」的名词也在周晓光心里萌芽并越发强大。1995年,以周晓光和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成立。

公司刚创办时,只有几十个人,并且大多是亲戚。在自传中,周晓光曾经描述过当时的状况: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质量不稳定,每天都有没完没了的状况出现,觉得自己好像进入到太空的「失重」状态。

周晓光明白自己白手起家,那点知识应付不了企业的发展,她决定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随后,她和丈夫把各大商学院上了个遍,像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一样,下课后拉着老师问这问那,甚至把许多知名教授请到公司,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她引进了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加快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经过不断的调整、发展,到2008年,在周晓光的带领下,新光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首饰和时尚饰品制造商之一。2016年,周晓光更是登顶浙江女首富。

她的创业故事,还改编成为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一度成为许多中国女孩梦想的榜样。

虽然在最近这几年里,由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盲目扩张和不合理的投资,新光出现了非常大的债务危机,但必须得说,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摊位,从一个小微企业出发,二十多年发展成为行业翘楚,她激励了很多努力拼搏的创业者。

楼仲平1965年出生于义乌。1979年,14岁的他跟着父亲和哥哥到江西,挑着百余斤的货担走街串巷。此后,他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倒卖过香烟、服装、牙刷,做过长途贩运,换了近二十个行当。

1991年,结婚生子的楼仲平到义乌。当时义乌篁园路上的「中国小商品城」建成招商,楼仲平拿下了一个日用百货摊位,代销塑料制品,其中就包括吸管。

虽然每根吸管的净利润只有0.0008元,但楼仲平一年净赚了20万。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1993年,义乌一家加工吸管的老板决定改行做假发,楼仲平花5万块钱从他手里购买了二手设备,同时要求对方必须将自己教会。

此后,楼仲平与妻子租了两间民房办起了吸管厂。妻子主管生产,父亲帮忙管账,楼仲平负责销售。

举家上阵的家族生意,是义乌市场发轫之初几乎所有企业的雏形。

1995年,楼仲平注册「双童」商标,坚持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双童每年都将1/3左右的利润投入到研发环节中,最终开发出了卡通吸管、风车吸管、小鸟吸管、可降解吸管、帮助老人和病人吸饮不会回流的省力吸管等几十种创新产品,各类吸管共计有300多种,专利数量占全球塑料吸管行业的2/3。仅一个小小的水流止回阀,就拥有4项自主知识产权,有效解决了液体回流问题,还避免交叉感染。

就这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楼仲平创办的「双童吸管」,将1根利润只有0.0008元的吸管,做到全球90%的市场份额,拥有全球2/3吸管专利。

当然,周晓光、楼仲平这样的从地摊走向行业领军者的,毕竟是少数。更大规模撑起「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荣光的,还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

而这些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背后,是数以百万、千万的就业者。

义乌一名副市长曾经说过,「义乌一直在努力,为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与条件,让义乌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凝聚人。」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名外地小伙在义乌的创业经历。

1986年出生的小涂是一名湖北人,技校毕业后开始闯荡社会,在上海认识了小周。随后,两人各出了1万元合作创业,从摆地摊卖玩具开始,渐渐做大。于是他们投资开玩具工厂,不幸的是,亏得血本无归。以失败告终的两人只好各奔东西。

2015年,小涂接到了小周的电话,随后揣上几万元积蓄和梦想第一次踏入义乌,在义乌做起了小商品生意,得益于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创业环境,他们的商贸公司迅速发展起来。

2022年10月,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105个大城市中,只有4个县级市,这其中,就有义乌。

义乌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而义乌的发展,又为无数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正所谓:人有活力,城市就有活力;人与城市有活力,就能让梦想开花。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