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杯##中国足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总要喜欢点什么。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能去远远地隔屏感受澎湃的热情。虽然没有主队,但中国人的世界杯热情依然高涨。抖音体育的直播,观众场场都以百万人计。2014年,央视转播巴西世界杯,广告收入达15亿元RMB。这次,抖音和其他媒体又可以赚多少钱呢?

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中国可能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重视足球。《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发改社会〔2016〕780号)是自己所知道的,时间跨度最长的发展规划文件:2016——2020年,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2021——2030年,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2031——2050年全力实现足球一流强国的目标。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中国男足世界排名证明:我们真的将几十年的决心都写在纸上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足球的真实水平是打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

长期以来,世界杯的冠军全部来自欧洲和南美洲。巴西5次、德国和意大利各4次,法国、阿根廷和乌拉圭各2次,英格兰、西班牙各1次……今年的第22届的冠军不出意外,仍然会是这样的结果。足球强国好像与经济、人口、人种、教育等都无关,而是纯粹的浪漫主义的产物。对于经历了长久的封建历史、儒学教化,相对严谨、拘谨的中国、以至东亚国家来说,浪漫足球并不是适合夺冠的竞技项目。摩洛哥在卡塔尔世界杯上成为首个闯入4强的非洲球队似乎更证明了这一点。该国在2006年有多达38.4%文盲人口(快懂百科),2020年全国文盲率仍高达34.9%(百度百科)!

2002年,中国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但以一场未胜(平)、一球未进的全输尽输的结局黯然离场。20年后,中国男足世界排名已经降到了第79名。中国球迷在世界杯观看“他者”的过程中逐渐陷入了丧失了自我本真的尴尬,出现信仰焦虑、身份焦虑以及镜像焦虑……这种焦虑其实已经引起了中国球迷对国内足球俱乐部形象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削弱和减少了对俱乐部的迷恋,除了内在的个体兴趣爱好,球迷的身份焦虑和符号性炫耀并存。

近10年,中国足坛消失了45支职业队。曾经的大连实德、辽宁宏远、江苏舜天、天津泰达、四川全兴、厦门蓝狮……短暂的辉煌逐渐湮灭。仅2020年2月—2021年3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共有28个俱乐部解散退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生存和中国足球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无奈的鸡肋。“老板足球”或者“政府足球”,与球迷何干?走马灯一样更换的老板,让人忠诚于谁?足球市场的低迷并不是短时间可能解决的问题。

王登峰的跌倒、李铁的倒下,使校园足球受到伤害、职业足球受到打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对足球(运动)的管理和足球商业化的矛盾无法解决,必然产生腐败与堕落。足球只是一项运动,既无关国家体面,也无关民族自尊。去除体育促进健康的因素,竞技体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业性演出。财政的钱办好群众体育就可以了,竞技体育应当完全市场化。中国地少人多,足球运动太耗土地资源,并不符合国情。在学校,为促进体育公平、健康公平,足球更不是一个可以广泛开展的项目,能够保留一定数量的真正的足球特色校就足够了。

中国足球的市场化已经有了长达30余年的历史。既有山东泰山这样的国企,也有广州恒大淘宝那样的民企。

国有、民办,股份制、收购、归化、外聘……各种招术纷呈。曾经2000万英镑年薪的里皮、4000万美元的佩莱格里尼……在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xxxx初级阶段的中国,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大戏。但在难以造假的国际赛事面前,遮羞布已经被彻底的扯下,呈现出种种伪劣!慈善、健康、家庭、文化、社会、体育和教育等足球俱乐部的社会责任只能出现在各高校体育学院的论文中了。

做一个假设:国家取消对足球的财政支持,足球彩票改成教育彩票,会不会更符合更多人群的愿景呢?!

参考梁伟、曹田夫所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06)《多重制度逻辑下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困境与改革路径》;张玲玲所著经济研究导刊(2022-20)《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企业化名称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施万君、刘东锋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06)《基于球迷视角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资产构成、测量及驱动关系》;张一凡著《服务经济》(2021-18)《中英足球俱乐部经营战略对比分析——以广州恒大淘宝和曼联足球俱乐部为例》等。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