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岱,因位于郎山(即老王山)和岱山之间而得名。说起郎岱,在黔中大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回望过去,这应与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郎岱古镇,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属牂牁国,秦汉时属夜郎国,清康熙年间设郎岱厅,民国时期改设郎岱县……两千多年来,它从未离开过史册笔记。

凝视今天,还应与它萦绕在唇齿间的美味有关。郎岱凉粉、郎岱酱……很多人即使没亲临当地品尝,也听闻过它的大名。但凡一种食物能以某地名命名,此地对该食物在食材、工艺或口味上定有独到之处。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六枝特区郎岱镇,一品它的不同。

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复古的木式建筑幢幢林立,两旁商家云集,早餐店、水果铺、百货店……应有尽有,窄窄的小街人声鼎沸;尽头,一段残存的古城墙诉说着历史的绵长悠久。在当下与远古间,郎岱小镇,竟就这样充满浓浓的市井烟火味生动地存在了。

在一家又一家的店铺中,遇见最多的名字,就是郎岱凉粉。

都说“到郎岱没吃郎岱凉粉等于没来过郎岱”,随着当地人的指引,我们去寻一家最受食客欢迎的小店。在小街一个极不引人注目的入口向里拐,仅容一人的小道左弯右拐,一二十米后,便来到了一幢两层楼前,一楼卷帘门间竖挂着“海燕凉粉店”招牌,并不醒目,但两间大门面里七八张桌子却已坐满了人,而且还不时有客人进来,“酒香不怕巷子深”恐怕说的就是这里。

年轻的老板娘刘发燕正在里间厨房忙碌,面前的长桌上一碗碗凉粉整齐地排列,凉粉白中透着米黄的光泽,早用凉粉刮子打好弯转在碗中,光看就觉得软润爽滑。耳听客人的点餐,浇醋、散葱、放辣椒……刘发燕麻利地添加各式佐料,然后服务员送粉上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们郎岱凉粉都是传统老做法,还有用来调制凉粉的醋不一样,专门用的郎岱醋!”刘发燕介绍,郎岱凉粉的制作工艺一直没变,上百年了都一样。要先将上好的粘米泡上五六个小时,“泡到用手一捏就能捏碎,再打米浆,然后上火熬制,并加澄清的石灰水点浆,这个阶段要不停地搅,做一百斤凉粉要搅两三个小时,搅到似凝未凝,拉丝挂壁才能起锅,工序一个不能少。”

虽然工序说起来不算复杂,但其实工艺非常讲究,很多都是凭手感和经验,因为米浆的浓稠、石灰水的多少、火候的大小,甚至熬煮的时间、熬搅的方向都有讲究,一般要用心学上两三年,才能做得好一手米香浓郁、口感筯道爽滑的好凉粉。

郎岱凉粉正如刘发燕介绍的,除了制作工艺外,还要用专门的醋,就是郎岱醋。

郎岱醋也是传统工艺用大米、麸皮、小麦等粮食酿制,无任何添加,酸味柔和醇香。而且醋不是直接加进凉粉里,要先调味,要在郎岱醋里加上山泉水、盐、味精等佐料,“调制好后,可以入口即喝,酸、香、醇!”最传统正宗的郎岱凉粉就是加一瓢满满的醋,再舀点棕色的郎岱酱,一勺粉红的泡萝卜,撒上点翠绿的香葱和火红的辣椒面,其他就不用加了,直接上桌。

“醋是灵魂!”所以,很多人来吃凉粉,轻轻搅拌后,最喜欢的就是端起碗深深的喝一口醋汤,那个酸爽醇香清凉,无可比拟!夏天,尤其神清气爽、舌齿生津!很多人喝完后,还会再要添加一瓢。

在刘发燕的店里,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众多,天南海北的都有。近的有附近牂牁镇、月亮河乡的,远的有六枝城的,水城的、安顺的,甚至贵阳的,有时还会有外省来旅游的。一个个一般都是尝了传统的郎岱醋调味的凉粉,还要来一碗晶莹剔透的红糖味手工冰粉,或是一碗葱姜蒜、酱油、醋和油辣椒调味的新式郎岱凉粉,反正要吃个饱。冬天时,店里甚至还有用砂锅煮的热气腾腾的砂锅凉粉。是的,没错,就是凉粉用煮,是热的!里面除加传统的佐料外,还有绿豆芽、肉沫等配菜,吃下一碗,管香管饱管暖!

大门边的一桌客人就是从水城来的,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两三岁的女儿一家三口,两个大人面前已经摆起了两个空碗,重新要的一碗已经开吃。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说自己只要经过郎岱,有时间都会来这里饱饱口福。“就喜欢这个味,在水城吃不到!”她说,虽然水城也有郎岱凉粉的招牌,但还是不如这里的正宗。

据刘发燕介绍,每到夏季凉粉销售旺季,她每天要卖六七百碗凉粉,当然,其中还是传统的郎岱醋配的凉粉卖得最多,要卖四五百碗。

在郎岱,凉粉已经成就一个小产业,沿街到处都是郎岱凉粉店的招牌。有做了38年凉粉,从搭个棚赶场天卖,到如今转进大门店天天卖的宋萍家;还有就在“海燕凉粉店”十几米之隔的“正宗郎岱凉粉”店……一个一个的,都是客人众多,熙来攘往。 (记者 钟淑珺 李 佳 邱源虎)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载、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邮至admin#txgz.cc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