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毕节:农村产业革命乘风而上

新闻爆料  / 毕节市  / 倒序浏览   ©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楼主# 2020-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田,喷均匀一点,免得影响辣椒苗生长。”4月13日一大早,大方县三元乡惠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明月在胜丰村的辣椒育苗基地里指导村民管护辣椒苗。
绿油油的辣椒苗长势喜人。
老田是三元乡河头村村民,勤劳好学的他通过平台公司培训,成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职业“椒农”。
正在大棚里施肥的高安秀是胜丰村田坝组人,由于家中老人身体不好,加上孩子要读书,不能随丈夫到外地打工。“我在基地打工,每小时有9元工钱,一天下来也有八九十元,而且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又有流转费。”高安秀喜笑颜开。
从过去一年苦到头,日子紧巴巴,到现在脸上乐呵呵,日子蒸蒸日上,当地村民这种反差巨大的变化,源于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近年来,大方县依托“中国皱椒之乡”品牌优势,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聚焦做大做强优势品种,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20 万亩商品辣椒种植,引领全县辣椒产业发展壮大,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这种土地的“变奏”,不是个例。
4月14日,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安坪社区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里,数百名群众在种植向日葵。“每亩土地流转费500元,务工每天80元,种地领工资,还是头一回。”50多岁的村民闫国金说。
同样,在该县观风海镇果化社区500亩坝区农业基地,恒大集团援建的760栋大棚里面,当地务工群众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土地流转给基地每亩每年800元,在基地务工每天80元工资,一份工作两份收入,日子自然越过越好。”务工群众马杰说。
同一天,在纳雍县羊场乡曾底坝村,村民们也在田间地头埋头苦干。半个多月以来,他们抢抓农时在花椒地里套种辣椒。
“现在我们在坝区基地干活,轻松又方便。从家门口走到这里,几分钟就到了,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我已经干了半个多月。”说话的是曾底坝村新屋基组的周侦英,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起垄、覆膜。
农村产业革命,是脱贫攻坚重要的战略举措。农民增收,乡村振兴,高质量脱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之策。这一点,全市上下早就凝聚共识,实施有效举措,干出了成效。
2018年以来,毕节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调减低效作物面积365.53万亩,替代种植蔬菜59.46万亩、茶叶31.54万亩、中药材34.76万亩、经果林150.16万亩、食用菌3.61万亩、马铃薯22.82万亩、高粱11.10万亩、饲草32.37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9.71万亩。
今年,毕节市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在巩固调减成效的基础上,注重引进国内、省内知名龙头企业参与结构调整、注重引进国有公司整合资源参与结构调整、注重合作社和能人带动参与结构调整,强化领导示范、产业示范、规模示范、管理示范、效益示范,助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产业从低效向高效迈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动农业产业日趋走向“高效”之路的,是“五种”力量。
领导拉动,增强引领力。突出市、县、乡级领导在产销各环节的拉动引领作用,建立市委常委或副市长领衔推动12大生态产业和坝区产业发展、县区干部包保坝区、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领衔创办示范点等制度。
在县级层面,打破乡乡之间、村村之间的界限,坚持县级统筹推进产业布局,统筹解决资金、农技人员、劳务用工等资源要素配置,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实现县(区)一盘棋谋划、整体化推进,避免了粗放量小、各自为战、地块分散、品种杂乱等问题。
政策撬动,增强吸引力。研究出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撬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基础设施、经营主体向坝区集聚。2018年以来,全市每年安排1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2月,市财政拨款5000万元重点支持贫困县、贫困村发展高效产业。同时,各县区统筹利用好国家储备林、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为坝区农业生产销售提供资金保障,对企业在坝区发展现代农业、吸收农民入股、带动农民增收的,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以奖代补,吸引广大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会议推动,增强落实力。为全面巩固2018—2019年365.3万亩作物调减成效,高标准建成一批样板坝区和达标坝区,高效推进12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产业基础。
易地互动,增强发展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威宁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人地衔接走规模化路子、产销衔接走市场化路子、利益衔接走组织化路子、配套衔接走标准化路子的“四个衔接”思路,组织不适宜发展产业地方的富余劳动力,到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易地发展产业,做到易地就业与易地产业互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科技带动,增强支撑力。我市把科技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选派856名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等开展服务“三农”行动。今年,市级农业部门组织305名农技人员按照“因地制宜、按需选派,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原则,围绕全市 171个坝区和12大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服务结构调整工作,统筹推动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联动服务,实现“坝区建设服务、特色产业服务、专家组团会诊”三个全覆盖。去年,在服务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奶奶青菜核型分析体系》《黔西北地区灵芝栽培管理系统》《高海拔地区莲藕栽培技术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
乌蒙处处产业兴,决战贫困马蹄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放共享,全民共建贵州图片大数据!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Powered by TXGZ.CC  © 2017 图行贵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