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楼主# 2019-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打好产业牌,提升脱贫力,平塘县大塘镇新场村特色大米依靠“微工厂”,带领乡邻稳步致富,将“甜蜜”负担变成了甜蜜经济。
在新场村粮油加工扶贫车间内,稻谷脱壳机轰鸣不绝,堆积成山的稻谷在机器的加工下脱下了金黄的稻壳,致富带头人周朝军和务工群众正在装填、封袋,为即将发往贵阳的订单做准备。
周朝军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个米马上加工,客户马上就订走了,一天加工的米就只够卖一天的。”
20191206093942-gjYpVX-.jpg?Expires=1578015582&OSSAccessKeyId=yH7LwuUZoH1NcTUe&Signature=Eh1CMmHY9vzNB2vx0yb2ShEXm7U%3D

群众蒙正华把稻谷送到加工厂交易

每年这段时间,新场村农户蒙正华都会像往常一样挨家挨户到农户家收米,拿到加工厂加工售卖,是这里的老熟客了:“昨天,我们下队跟老百姓收了六千至七千斤大米、红米和杂稻来这个加工厂,老板信任我们老百姓,马上就付钱了,有加工厂在,我们日子好过多了。”
据了解,新场村平均海拔1140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短,有利于稻谷类农作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积累,这让新场村产出的大米不仅拥有良好的口感,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青睐。
周朝军向记者介绍:“我们新场村种了几个品种,有红米、黑米、白米等五种大米,产量至少都有上千吨。因为我们这边海拔高,种出来的米很优质,口感也很好,我们这个品种都可以,都是销往平塘、惠水、贵阳,我们现在的米都是供不应求的。”
20191206093942-ImlmU8-.jpg?Expires=1578015582&OSSAccessKeyId=yH7LwuUZoH1NcTUe&Signature=jV3yj00RTRA7R4JppfpJGzni3eY%3D

工人李国秀正在封袋

长期以来,新场村一直有种植大米的习惯,且对养育了这一方人的大米情有独钟,但只满足于自给自足,并没有走向市场,新场村的优质大米销售成为了当地的“甜蜜”负担。
“目前,新场村有20多万斤优质大米,每家每户最起码有三至六吨左右。”周朝军说。
为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农业经济,新场村积极申请项目,争取资金,让群众的“甜蜜”负担变为甜蜜经济。
新场村第一书记熊永琴告诉记者:“我们新场村的粮油加工厂属于村集体经济,它由三个项目建成,第一是2017年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第二个是2018年专项资金40万,第三个是科技扶贫资金60万,那么为了确保我们粮油加工厂正常运行,保证老百姓的利益,能兑现分红,我们今年以承包的方式,由一名村致富带头人进行承包,以5.5万元的租金承包出去,这个项目它覆盖的是293户贫困户、975人。”
20191206093942-JMWPR2-.jpg?Expires=1578015582&OSSAccessKeyId=yH7LwuUZoH1NcTUe&Signature=OxZQwNvQf9VQCs%2BKMy%2FXvwor0Bc%3D

“微工厂”内的特色大米

现在,新场村粮油加工厂成为了当地群众的致富“微工厂”,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增收,同时也带动了就业。
原来在外务工的新场村农户李国秀为了照顾家里,放弃外出打工,到加工厂工作:“孩子两岁了,为了方便照顾就没出去打工,就来这里打工负责打包,一个月有2000块钱左右。”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田举、韦俨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庆
编辑:刘朝媛
校审:吴贵梅
审核:蒲贤良
监审:孟景毫
开放共享,全民共建贵州图片大数据!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Powered by TXGZ.CC  © 2017 图行贵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