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毕节试验区:借助退耕还林东风 构筑生态富民产业

新闻爆料  / 毕节市  / 倒序浏览   ©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楼主# 2019-6-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方县大海坝国有林场箐梁子工区 (毕节日报记者 郑林华 摄)


大方县雨冲乡(毕节日报记者 郑林华 摄)

“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这是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毕节各地农民随处“开荒地”“挖生地”种粮食行为的生动诠释。
2000年,毕节退耕还林工程开始试点,并于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近2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成为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建设成效最好的一项重点生态工程,实现了从石旮旯开荒种地到群山退耕还林的目标,为试验区“生态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毕节试验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紧紧围绕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把退耕还林工程与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坚持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1988年至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7.8亿元增加到192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6.9元增长到9354元;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226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长到56.13%、林木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5540万立方米,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出招就要见效,毕节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一路向前。
数据显示,自退耕还林全面启动实施以来,毕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37.5万亩(其中耕地造林108.4万亩、荒山造林185.6万亩、封山育林43.5万亩)。在耕地造林的108.4万亩中,还生态林106.8万亩,占耕地造林任务的98.5%,其中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自治县、赫章县等7个贫困县面积92万亩,占86.1%;还经济林1.6万亩,占耕地造林任务的1.5%。耕地造林中,有39.68万亩纳入了国家公益林,占耕地造林任务的36.6%,10.98万亩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赫章县、威宁自治县),占耕地造林任务的10.1%。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非常显著,大方穿岩村、滑石村,七星关阳鹊沟,大方和黔西交界的西溪河两岸等成效突出的示范点纷纷涌现。
2014年,国家林业局重启新一轮退耕还林后,国家、省连续4年倾斜安排毕节市建设任务,2014年至2017年,共下达毕节市新一轮退耕还林259.87万亩,占全省1057.4万亩的四分之一(24.6%),项目任务和资金名列全省各市州第一。2014至2017年,毕节市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9.87万亩(2014年23万亩、2015年40.48万亩、2016年113.73万亩、2017年82.66万亩)。其中,还经济林224.75万亩,占退耕还林面积的86.2%;还生态林36.12万亩,占13.8%。工程建设涉及238个乡镇、3075个村、54.85万户205.72万人,覆盖贫困户11.67万户48.18万贫困人口,人均可获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255元。
毕节市成为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最多的地级市,充分体现了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各部委及省相关部门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毕节市新一轮退耕还林也引来了多个省份或地区赴毕节考察学习,2015年7月16至18日,广西自治区林业厅率全省林业系统赴毕考察退耕还林;2016年6月13至15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率全省林业系统在毕节市召开了新一轮退耕还林现场落实会。

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对改善毕节试验区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其重要促进作用,退耕还林实施20年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8.4%提高到2018年56.13%。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累计营造林597.37万亩,贡献森林覆盖率14.8个百分点。
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特别是陡坡耕地通过通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工程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危害明显减轻,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退耕还林区域内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逐年下降,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曾经“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的情景如今已杳然无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鸟语花香,已成为乌蒙大地的主旋律,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成果耀然呈现,生态效益突显。

全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涉及243个乡(镇、办事处)1983个村,全市获得中央政策性补助资金27.92亿元。通过退耕还林直补政策,使31.2万农民120余万人从中直接受益,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8949元。全市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9.87万亩,农户可获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31.18亿元。工程建设涉及238个乡镇3075个村、54.85万户205.72万人,覆盖贫困户11.67万户48.18万贫困人口,人均可获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255元。
特别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据国家林业局中南院2013年4月对赫章县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统计,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3.6万户14.4万人,退耕农户户均获得补助7800多元。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户,不仅有了可靠的钱粮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进行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据统计,全市通过劳务输出人数达150万人,年务工收入约40亿元,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近年来,核桃、樱桃、苹果等种植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为退耕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316.9元增长到至2018年的9354元。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全市集中打造了以赫章、威宁为主的核桃,七星关、大方、黔西和金海湖新区为主的刺梨,织金、纳雍为主的皂角,威宁苹果、油茶,总溪河及鸭池河流域为主的樱桃等10大特色林业产业基地。
如今的乌蒙大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几山坡地饿肚皮”等困境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春花烂漫、夏树成荫和秋实累累,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的良性发展。
毕节将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的东风,孕育出更加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占国土面积93%的群山将披上更美的绿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在毕节大地上生根发芽、硕果满枝。(史开云 廖冬云)
开放共享,全民共建贵州图片大数据!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Powered by TXGZ.CC  © 2017 图行贵州
返回顶部